[姐弟海外升學記] (126) MVP

我發現阿囡原來係有少少完美主義。

老婆最近同阿囡既班主任傾計,班主任盛讚阿囡既寫作能力好好,幾乎已經有高中程度。佢唯一既問題,係好多時會overthinking,花太多時間落一份習作上,結果令其他習作唔夠時間。

宜家阿囡初中都還好,但隨住阿囡升班,佢既workload會跟隨上升。如果佢keep住呢種慢工出細貨既速度,上到高中就會好大壓力。

我好明白,因為我寫blog都係咁。明明第一稿用大約30分鐘就寫完,但睇完又改改完又睇變咗兩個鐘,跟住越睇又越覺得唔好,最終直頭delete埋個post,白白嘥咗兩個鐘。

速度vs完成度,點平衡好呢?

呢個問題,其實IT界就最常見。你知宜家啲software幾複雜、要develop幾耐,好似chatGPT咁,如果你要佢齊哂功能先放出街俾人用,可能已經俾人淘汰咗。而且萬一個product係唔啱個market,你要過咗好耐先知道自己嘥緊錢同時間。

所以要平衡速度同完成度,IT界有一個叫做Minimal Viable Product (簡稱MVP)既概念。

MVP,即係指只有最初期、最核心功能既產品。例如我係Facebook,可能我既MVP淨係可以upload相同加朋友,但唔可以upload video、無group亦無fan page。任何其他功能,都可以喺MVP推出之後補加。

由推出MVP以至開發新增功能,通常都會有一個固定既開發週期,叫做sprint,例如兩星期一個sprint。產品經理會同開發人員討論到底呢個sprint度加啲乜落去,等所有人可以專注於一個sprint既工作內容。決定咗就無得加減。

套用MVP同sprint呢個概念落阿囡做功課:做習作前,先考慮份習作既「MVP」係乜野 – 篇野係要1000字就停?做20張slide就夠?規劃咗個範圍先開始做。

然後,參考sprint既原理,限定自己只可以花若干時間去做一件事,超過就放手。如果其他野做哂有時間先可以翻手再雕琢之前果份「MVP」。

我發覺MVP呢個精神,唔止阿囡做功課,或者仲可以apply落我既日常生活。

老細話我個Powerpoint唔知講乜?唔駛緊張。MVP黎㗎啫。

老婆話我吸完塵個地板都仲有少少污糟?一樣唔駛緊張。MVP黎㗎啫。

你…..覺得我呢個post 麻麻地?MVP黎㗎啫。照俾like得㗎喇。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