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姐弟海外升學記] (123) 求職

有版友問我點喺加拿大搵到工,其實一個字就講完:「運」。不過都可以講下個過程。

▋搵工

我喺加拿大做過兩份工。第一份係公司HR直接喺LinkedIn message我,第二份就係見到LinkedIn個job ad自己apply。

第一份工做咗差不多三年,因為種種原因想轉工,於是開始每星期入去LinkedIn既top job picks for you睇下有無工啱。因為LinkedIn有我咁多年以來既工作經驗同network,佢suggest俾我既工relevant過Indeed或其他求職website好多。

因為我想work from home,所以我filter咗hybrid或remote既工,而且我會搵一啲全國請人既工。雖然競爭大咗,不過感覺好似多咗機會可以remote。

我用咗半年時間,前前後後只係apply咗7、8份工,有兩份回覆。最終有一份proceed。

▋Round 1: HR

我覺得HR肯見我,我份CV一定係有野中咗佢既要求。如果可以喺佢口中知道自己中咗乜,對我interview好有幫助。

例如第一份工,HR開宗明義講俾我知因為佢地有某industry既大客,而咁啱我以前份工有呢個industry既經驗,個客既規模亦相若,所以搵我。於是我全程同HR focus講呢個經驗get佢buy in。

▋Round 2: Hiring manager+ peers傾計

我覺得無論係hiring manager定係peer,佢地見我既目的都唔係為咗了解過去既我,而係未來有機會同佢地合作既我。

佢地無問太多我以前既經驗或者識唔識某一樣野,但佢會問如果你唔識做一樣野你會點做、喺邊度keep自己updated。佢地亦比較多問一啲情景題,例如如果你個vendor唔做野你會點應對、如果你唔夠時間deliver你會點處理之類。

我覺得問呢啲問題,係等佢地明白第時如果我地做咗同事,我既style會點樣影響到佢地。比起請一個一打十既超人,佢地可能情願要一個可以融入到現有體系既凡人。

講到尾,即係睇下大家夾唔夾。

▋Round 3: Case study presentation

可能係我既工種問題,我兩次見工都有case study。HR俾咗個brief我,然後俾一個星期時間我準備個presentation,跟住walkthrough個hiring manager。

Case study既問題就同我專業相關好多。不過話雖如此,我覺得呢度見工同讀書一樣,大家在乎既唔係你個答案同model answer有幾接近,而係想睇下你點樣去approach個problem。

以我既case study為例,本身係一個數據分析。佢地唔會問我:第一個問題既答案係幾多?但佢會問我:點解你要咁計?你覺得如果用另一個方法計有乜好處同唔好處?

了解你既思考模式,我覺得先係呢類case study interview既意義。

講咗咁多,宜家先戴頭盔好似有啲遲。不過我以上講既已經係2020年(第一份)同2023年(第二份)既事了。宜家環境唔同咗、人多咗、經濟差咗,可能以上講既都統統唔relevant,就當故仔咁聽吧。

無論如何,希望正在海外搵工或打算轉工既你一切順利啦!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