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音樂唔同數學。音樂係無model answer。」
我呢個無乜音樂底子既人雖然聽唔明,但又覺得呢句說話無得反駁。Musician說罷,揮動指揮棒,連阿囡在內既Jazz band跟隨musician既節奏,再度奏起較早前表演樂曲既一段。同一首樂曲,竟然奏出同之前不同既味道。
「就係咁!」經過幾次嘗試,負責今次music clinic既musician似乎終於感到滿意。
所謂music clinic,係指由一位客席musician主持、向參加者 (樂師或樂團) 提供意見以提升技巧既workshop。本身係學校Jazz band一員既阿囡,因為參加咗Alberta省級校際樂團比賽,喺表演完比賽樂曲後參加咗由其中一位評判主持既music clinic。
今次music clinic既host musician係一個光頭既外籍白人。唔知係咪因為時間緊迫,講野既速度好似急口令。
「你上數學堂2 + 2 = 4, 教你2 + 2 = 5果個係錯。但音樂唔同數學,係無啱或錯,無model answer。」Musician喺開始music clinic前,向參加既學生簡介music clinic既目標。
「如果你地完咗呢個session之後,都係覺得音樂老師既版本好聽啲、make sense啲,你地大可以忘記今日有個光頭佬同你地講既所有野。」
我覺得呢類music clinic既musician其實都唔易做。畢竟佢要喺音樂老師面前教班學生有別於個老師教咗既方法。但呢位musician接下黎講出咗呢個session最重要、亦係我覺得最insightful既說話:
「我只係想你地完咗呢個session後,至少知道一樣野:同一首歌原來可以有好多種演繹。而其實你地,係可以用另一種方法去演繹同一首歌。」
一首歌,可以有好多種演繹方式。
喺加拿大讀書,其實就算係上數學堂,老師都會教小朋友:一條數,可以有好多種計算方法。
喺呢度學習,其中一個灌輸俾小朋友既概念,就係呢個世界其實有好多野係無model answer,而更重要,係唔駛去刻意follow一個model answer。
而移民令我體會到,其實活著,同樣係無model answer。
如果我係musician口中既一首歌,我諗自己有少少似一首懷舊粵曲,宜家用西方音樂重新remix。
唔試過,點知好唔好聽?